江西鹰潭积极筹办国际道教论坛 道教之音江西讯 2014年10月27日至28日,省委常委、省委统战部部长、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组长蔡晓明来到我市,就第三届国际道教论坛筹备、民族工作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行调研,他强调要积极筹办国际道教论坛,大力推进非公经济发展。...(2014-10-30)
中国禅学更像道教母亲的宁馨儿 胡适博士曾说:“中国禅并不是来自印度的瑜伽或禅那,相反的,却是对瑜伽或禅那的一种革命。” 也许这不是一种有目的的革命,而是自然的转变,但无论是革命或是转变,“禅”不同于“禅那”却是事实。铃木大拙博士曾说:“像今天我们所谓的禅,在...(2014-10-30)
论俗人不可与道士同坛诵经 随着改革开放,道教濡染新风,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面貌,但是也随之而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,比如居士穿法衣与道士同坛念经。这种情况在一些老板庙出现,作为权宜之计,在一些人手不足的小庙里出现。个人认为是不可取的。 首先,居士不能着法服 ...(2014-10-09)
讨论“百年道学”的几个问题 “道学”不是曾经被讥讽为“假道学”的宋明理学,而是以黄帝、老子为代表的道家与道教之学。道教之学乃是对道家之学的继承、发展,彼此构成了以“道”为本根,以生命完善为理想的大道文化学。“道学”实质上统括道家与道教的文化传统。集中反映近现代的道...(2014-10-09)
宫观建筑的生态学分析 道教是以“道”为最高信仰的宗教。道教认为道是世界的本源,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”道又是规律,具有通导的含义。道的这些性质就为道教生态学奠定了天地万物与人同源、同构以及同具有道性的理论基础。道教思想中多有关注人与自然环境,崇尚人与...(2014-09-06)
和光同尘 《道德经•第四章》云:“道冲,而用之,或不盈,渊兮似万物之宗,挫其锐、解其纷、和其光、同其尘,湛兮,似或存。吾不知谁之子,象帝之先。”(谨按:陈鼓应的《老子今注今译》的第四章没有“挫其锐、解其纷、和其光、同其尘”四句,然而从王弼注推断,魏晋时...(2014-09-06)
黄公望的丹法及其画境 一、黄公望的生平及师承 黄公望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,也是一名道士。早些年《富春山居图》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,也掀起了一股研究黄公望的热潮。关于黄公望的生平,《道藏》中叙述寥寥。《正统道藏•洞真部•方法类》中收录有黄...(2014-09-06)
谈谈泰山信仰的当代定位问题 内容摘要: 泰山原生的信仰和文化,几千年来渗透、辐射到中国社会生活的多个层面,对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产生重要的影响。其主要的特色,大致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:(一)通天辖地,三重空间;(二)三位主神,护国佑民。这是泰山最核心的、最本质的、最富...(2014-09-06)
论清微雷法的法力 在道教雷法的学术研究之中,法力是一个非常特殊却少人关注的概念。英国人类学家马雷特曾研究过原始部落所崇奉的超自然力量——“玛纳”,而现代社会学奠基人马克斯·韦伯也在《儒教与道教》中提到了“卡里斯马”。这两者均非仅是抽象构造的名词,更是宗教或法术所确切认...(2014-08-19)
求道家风古琴曲《今古悠悠》琴谱 上世纪四十年代,抗日战争时期,在古城西安,我叔父从一位由沿海地区来后方,居住在八仙庵的道长(周姓)那里,学了一首古琴曲,常常边弹边唱。我当时觉得比较好听,也时常跟着哼唱,于是记忆较深,其词其调基本未忘。这是一首比较典型的道家风格的古...(2014-08-19)
唐代“真子飞霜铜镜”赏析 唐代真子飞霜铜镜 文/图 吴妍子 唐代是道教全面发展的繁荣时期之一,道教推崇“黄老之术”、“求仙长生”迎合了皇家的统治需要,始终得到扶植和崇奉。在唐代近三百年的统治中, 国家大力发展道教,广建道观。唐太宗拜老子李耳为始祖...(2014-08-16)
道骨仙风话张晋 认识道子 张晋 ,那是在2008年的冬天,经崔自默先生的举荐,道子 张晋 从西岳华山来到北京坦博艺苑,进行中国书法的研究与创作。在将近两年时间的朝夕相处,对道子 张晋 有了较全面的了解,同时在书法创作方面也有了一些探讨和共识,因此与道子张晋结下不解之缘...(2014-08-16)
甲午太岁章词大将军 甲午太岁在明代时降生在泾县(今安徽省泾县),名叫章文粹,也叫章词。章词自幼学习儒家五经,精通文章,有才能,有谋略,特别是对于《诗经》的含义,有许多独创的见解。章词为人稳重,热心教人,以身作则,不喜欢浮躁和淫靡之类的东西。在任职福宁州...(2014-08-09)
马年哪些人有财运 一个人有财运与否,首先取决于先天命理八字中财星的旺衰与喜忌,在传统的命理学典籍《渊海子平》中有“命中有财原有财!十人九贵!”在江相派中也有这样的论述:“八字有财,衣食不缺”;“身旺财多,财钱称意”;“财库居旺地,一生财帛丰厚”。这些说的都是命中之...(2014-08-09)
王哲一:弘扬传统文化是道教界的神圣使命 一、我们道教界一定要响应中央号召,自觉地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各位同仁,大家知道,近一段时间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统文化作了一系列讲话,这些重要讲话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,特别是关于宗教对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和...(2014-08-01)
Copyright ©2022 广州田至鹤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 保留所有权利
服务热线:13926267057 地址: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历德雅舍 网址:www.688zgdy.com
网站备案/许可证号:粤ICP备12076813号 技术支持:现科网络